小團長除了帶團認真之外,對於自己的另一半與小孩也都是很重視滴,在購買寶貝女兒的東西上,有時甚至會比媽媽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某些產品,讓老婆在需要獨自與小孩奮戰的時候,也能減輕負擔輕鬆面對。
在台灣最常見到的推車應該算是 Combi 與 Aprica ,這兩大品牌在台灣能有如此大的市場主要是因為:
1. 來自日本的品牌 (台灣人對日本的東西毫無抵抗力,小團長也是這樣)
2. 收納方便(在台灣大多數人不是住大樓就是住公寓,儲藏空間非常有限)
3. 使用方便(只要按一下鈕就可以單手收車)
4. 重量輕(媽媽帶小孩出門時,絕對都是大包小包,既然沒有小叮噹的口袋,輕便推車當然就更符合需求了)
5. 親戚朋友、網友使用心得(看到大家都覺得這麼好用,不買一台來用彷彿對不起自己)
在紐西蘭,推車的選擇其實也不少,Chicco、Maclaren、Quinny、Milano、mountain buggy、phil & teds、bugaboo、Stokke......,平常走在大街小巷中,看到最多的推車莫過於 mountain buggy 了。
mountain buggy 是一家紐西蘭推車製造商,從第一台三輪推車至今,一直保持著砸重本在設計商品與品質安全管理上,所以在美國、歐洲、紐澳擁有廣大的愛用者,只是這家公司對於廣告行銷方面非常不在行,所以在前幾年陷入經濟危機後便納入 phil & teds 的旗下,對於 phil & teds 而言是再好也不過了,身為推車界老大的 phil & teds 最脆弱的部分就是推車的品質與安全設計,對於推車熟悉的朋友或許還記得,前幾年 phil & teds 在國內外召回許多推車,主要原因是推車設計不良使得輪子夾斷或者是弄傷小朋友們的手指頭,現在有了 mountain buggy 加持,更穩固了他們在市場上的地位。
最近 mountain buggy 在市場上推出了這台 nano,從字面來看就知道這是一台比較小的推車,就讓我們先由一些簡單的數據來瞭解一下:
使用對象:初生開始使用(使用嬰兒提籃的話)
六個月至20kg(不使用嬰兒提籃的話)
推車重量:5.9 Kg
折疊後推車尺寸:高 51.5 公分,深 30 公分,寬 56 公分
手把高度:98 公分
顏色:黑,紅,藍
世界安全認證:EN1888:2012 - EuropeASTM F833-13 - USAAS/NZS 2088:2013, CPN 8 of 2007 -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SOR/85-379 - Canada
▼由於推車本身小又輕,可以直接當成手提行李上飛機,出國相當方便!
(照片來源:官網)
▼雖然目前只有三種顏色,但每種顏色看起來都很大方,所以全程要求爸爸負責都很OK,如果出粉紅色或是紫色,爸爸們應該會很不願意背吧XDD
(照片來源:http://www.penney.ru/)
▼僅有 5.9 Kg 的重量,讓媽媽也能輕鬆帶著推車與寶寶上下車,因此 nano 也獲得了2013年的國際青少年產品製造商協會的創新設計大獎。
(照片來源:官網)
▼最近帶小朋友來回跑的機會增多了,每次在新加坡機場轉機時都蠻累的,若是只有媽媽單獨帶小朋友到比較大的機場轉機,想必一定會更吃力,現在有了 nano 之後可以輕輕鬆鬆地到達登機門,再也不用擔心帶著小朋友速度慢一直在機場廣播中聽到自己的名字。
(照片來源:官網)
▼來自世界各地日常生活中使用 mountain buggy nano 的綜合小短片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的開箱文囉!
▼打開箱子之後,看到塑膠袋裡有印著 mountain buggy 字樣的東西,就覺得應該不會錯啦!
▼將主要物品拿出箱子後,還發現一個裝有兩個輪子的袋子和說明書。
▼沒想到推車還有附送防塵袋,在台灣應該是非常實用。
▼將推車從防塵袋拿出後,終於見到 nano 的廬山真面目了,推車前方像小朋友髮飾的東西是給新生兒提藍專用的配件。
▼再將兩個輪子從袋裡取出準備組裝。
▼ mountain buggy 要組裝的輪子只有兩個,只要兩側各自都插入輪軸的洞孔,喀的一聲就完成了。
▼之後一手將推車側邊的折疊用的扣夾扳開,另一手則是將金屬橫條向上扳一些,使得折疊用扣夾處於非鎖死狀態。
▼確定折疊用扣夾在自由狀態下後,單手抓住推車手把,將推車向上拉開,如果一次沒拉好,再將沒完成的部分輕壓展開即可。
▼拉開後應該會呈現這個模樣。
▼如果不希望自己家小孩被曬成小黑人的話,遮陽棚最好還是拉起來XD
▼再將前輪左右方的直行專用固定鎖解開。
▼安全帶採用雙重按鈕鎖使小朋友不會自己亂打開安全帶,大幅減少摔車受傷的危險。
▼雙重鎖必須要兩隻手都按著才能解開。
▼推車坐墊的最前端,底部左右兩處都有隱形按鈕用來調整小朋友放腳的位置。
▼隱形按鈕按住不放並且往下一扳,基本坐姿腳朝下。
▼我家 Silvia 以正常姿勢坐著,手正在比YA(看得出來嗎?XDD)
▼將坐墊往上一扳,這就成為 "愧咖" 的的姿勢。
▼換了一個姿勢後,果然很舒服,從 Silvia 高興的表情就可以了解(嗯...但這表情是不是有點太過over了啊)
▼很多輕便型都不能躺,但這台 nano 躺下角度居然可以到130度,真的是非常舒服的一台推車啊!
▼只要按下按鈕並向後拉,就可以讓小朋友安穩的睡覺。
▼收車前將椅背調直,然後雙手壓著推車內側橫條邊的圓鈕,就可以將遮陽棚向後折疊。
▼遮陽棚向後折疊後的樣子。
▼再用雙手抓緊推車兩側的遮陽棚與橫條,並向坐墊前端位置推壓(因為照相的關係,所以只用一手示範)。
▼這樣就折疊完畢了,但請注意側邊橫條的折疊用扣夾是否扣緊。
▼若嫌放入防塵袋麻煩,可以省略這一步,喜歡多做一點事的人可以按紅色箭頭位置的銀色按鈕,將兩側輪子取下放入防塵袋中。
▼大功告成,可以準備出遠門了。
▼mountain buggy 官方在 YouTube 上的 nano 實際操作介紹
雖然只是一台輕便型的推車,也有許多方便的選配品:
▼防風防雨 & 防紫外線的保護外罩。
(照片來源:官網)
▼新生兒專用的鴨絨羽毛睡袋
(照片來源:官網)
▼可以與任何一台 mountain buggy 推車結合的滑板車,讓小朋友跟弟弟妹妹上街時也不會覺得無聊唷!
(照片來源:http://www.thinkprams.com.au/)
▼曾演過《愛錯》、《瘋狂褓姆》、《特務間諜》、《聖戰家園》、《X戰警:金剛狼》、《天魔》......等大片的好萊塢明星李佛薛伯也是 mountain buggy 的忠實用戶,而且還讓小朋友跟著推車溜滑板車,看得我好想生第二個,哪一天我也要讓我家的 Silvia 這樣在路上蹓躂。
(照片來源:http://www.celebritybabyscoop.com/)
▼新生兒專用的提籃(安全座椅),也可以跟 nano結合,有沒有太方便一點呀!!
(照片來源:http://www.babysavings.com.au/)
▼nano 不單單只是輕便,而且還很好推,一手推推車,一手再牽著另一個小孩,完全不會有忙不過來的問題。
(照片來源:官網)
▼不管在那個國家,照片中有 nano 出現,似乎也都還蠻搭的,真不錯!!
(照片來源:官網)
在網路上的開箱文中,經常看到許多人在形容自己家的推車是嬰兒車界的雙B、法拉利、甚至是勞斯萊斯,但對我而言 mountain buggy 是一台有著 「TOYOTA」 般溫度適中又非常舒適的座椅(高級車座椅大多偏冷需按加溫鍵,且質地偏硬),遇到較顛簸的路面時又覺得他像是一台「速霸陸」,沒必要的虛名、不常用的功能、不必要的超高價格在 mountain buggy 上是看不到的,換到的是舒適與滿足,以及孩子那寶貴的笑容,而這些就是我一直在尋求的,相信也是所有父母最在乎的,不是嗎?